作者:胡铁华 日期:2025-06-11 15:18:39
(世界胡氏宗亲网讯 胡铁华)6月8日,怀着对家族文化传承的热忱与使命感,《世界胡氏通谱·湖南卷》编委会的成员们踏上了前往北京的重要旅程。此次出行意义非凡,编委会旨在向备受尊敬的胡德平部长全面汇报省卷编修工作的进展情况,为这项承载着家族历史与文化传承重任的事业寻求更多的智慧与力量。
赴北京向胡德平部长汇报工作合影
此次赴京的编委会成员,皆是在省卷编修工作中积极奉献、担当重任的核心人物。胡定明宗亲凭借其卓越的领导能力与坚定的信念,引领着编修工作稳步前行;胡生加宗亲以高度的责任心和行动力,为各项工作的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胡铁华宗亲,凭借其深厚的专业素养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成为编修工作的中流砥柱;胡家友宗亲,积极凝聚宗亲力量,为编修工作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胡厚友宗亲,以其细致入微的工作精神和对家族文化的深刻理解,为编修工作添砖加瓦。
胡德平部长,作为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的长子,一直以来都对家族文化传承与历史研究展现出浓厚的兴趣与深切的关怀。他深知家族文化对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始终在为推动家族文化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编委会抵达北京后,便向胡德平部长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专题汇报。胡铁华主编详细阐述了省卷自启动编修以来的各项工作情况。从资料的收集整理,编委会成员们不辞辛劳,奔赴各地,广泛搜罗与湖南胡氏家族相关的各种文献、档案、口碑资料等,力求做到资料的全面性与准确性;到世系源流的探索,他们深入研究,查阅大量历史典籍,与各地宗亲进行交流探讨,只为理清家族脉络,还原历史真相;再到家族历史文化的挖掘,他们用心探寻那些被岁月尘封的故事、传说、家训等,努力将湖南胡氏家族的独特文化内涵展现出来。
胡德平部长在听取汇报的过程中,全神贯注,不时提出问题与编委会成员进行交流探讨。汇报结束后,部长对省卷编修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省卷的编修对于传承胡氏家族文化、理顺世系源流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这不仅是对家族历史的尊重与铭记,更是对子孙后代的责任与担当。同时,部长凭借其渊博的知识和深刻的见解,对谱内的世系源流探索和家族历史文化研究提出了极具方向性的指导和要求。他强调,省卷的编修要充分体现湖南特色,深入挖掘湖南胡氏家族在这片土地上的独特发展历程、文化传承和社会贡献。通过独特的视角和详实的内容,吸引全国各地的胡氏族人以及相关专家学者的目光,使省卷成为一部有亮点、有引领作用的家族文化巨著,为全国胡氏家族文化研究提供宝贵的借鉴和参考。
令人感动的是,胡德平部长还将自己收藏的一件珍贵文物——在山西定襄县七岩山摩崖石刻的“胡奋德行碑”碑文拓片捐献给了编委会。此碑耸立于海拔1436.4米的山顶之上,历经岁月的洗礼,碑文约1500个字,立碑年代为公元276年(西晋),距今已有1700多年之久。它承载着胡氏家族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部长要求编委会将此文物及相关研究资料录入到省卷中,期望通过这一举措,引领全国各地专家学者对胡氏古代世系源流展开深入研究,使其在胡氏家族文化研究中发挥里程碑式的作用。这一珍贵的捐赠,不仅为省卷增添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更是对编委会工作的极大鼓励与支持。
此外,应编委会的诚挚请求,胡德平部长欣然为省卷作序。部长的序言犹如画龙点睛之笔,将为省卷赋予更高的文化价值和影响力。同时,胡德平部长对胡定明和胡生加两位宗亲为编修省卷共同承担资金保障的义举行为给予了高度肯定和赞许。他深知编修工作背后的艰辛与付出,对两位宗亲的无私奉献精神表示由衷的钦佩。部长个人也现场捐献1万元,以实际行动赞助省卷的编修工作。这一善举让编委会成员们深受感动,大家纷纷表示,胡德平部长的支持与期望是对编委会最大的鼓舞,如同冬日里的暖阳,为编修工作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此次编委会赴京汇报,收获颇丰。胡德平部长的悉心指导与大力支持,为省卷编修工作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大的动力。编委会一定不辜负胡德平部长的期望,将以更加严谨的态度、更加专业的精神投入到省卷的编修工作中。他们将充分吸收胡德平部长的指导意见,深入挖掘湖南胡氏家族文化的内涵与特色,精心打磨每一个细节,力争把省卷修成一部湖南胡氏族人的百科全书,修成一本弘扬传承胡氏文化的历史巨著,为胡氏家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让胡氏家族的文化之光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