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胡氏名人 > 当代名人
胡氏名人

留美生“胡氏三杰”共筑教育救国梦

作者: 日期:2014-09-25 11:18:08

   留美生“胡氏三杰”共筑教育救国梦

  在教育救国与科学强国互为辉映下自主办学,是百年前国贫民穷之际,不少留学生的自觉选择。

  留学、科学、办学,这三条事业轨迹,因胡氏一门三杰之璀璨人生,竟然不期而遇,进而交互、融汇、升华,演绎了一曲教育救国梦。

  科学强国 一门三杰

  1914年6月10日,康奈尔大学图书馆,一群“庚款生”与“稽勋生”,“以联络同志共图中国科学之发达”为宗旨,以“格物致知,利用后生”为目标,拟定《科学月刊缘起》,签署人渐次为胡明复、赵元任、周仁、秉志、章元善、过探先、金邦正、杨杏佛、任鸿隽。嗣后,胡明复负责起草《中国科学社总章》。翌年10月25日,中国科学社诞生,遂开启我国科普教育事业,与《新青年》并肩代言“赛先生”和“德先生”。中国科学社史上,蔚为奇观的是一门三杰,即胡明复及其胞兄胡敦复和胞弟胡刚复。

  作为中国科学社发起人,胡明复厥功至伟。他长期主持社务并负责编撰社刊《科学》。马相伯赞曰:“为国而不用科学则已,如用之,舍斯人之徒将谁与?”1927年,年仅36岁的胡明复意外身亡。当年7月,中国科学社举行“社葬”,蔡元培敬书碑文,杨杏佛泣撰墓铭,赵元任谱曲配之。翌年,胡明复周年祭之际,《科学》第13卷第6期隆重推出纪念专刊。经蔡元培提议,1931年1月1日开馆的中国科学社图书馆被命名为明复图书馆。胞兄胡敦复1917年才携手蔡元培入社,1922年中国科学社首次成立董事会,胡敦复为九人董事会成员之一,并与蔡元培、范源濂共同出任董事会基金监察员。

  如果说,中国科学社为留洋学子科学强国梦之结晶,那么,胡氏三杰则成全留洋学子的教育救国梦。

  负笈游学 择才留美

  胡氏三杰出自无锡教育世家。胡敦复幼年“聪慧逾恒”,先后在南洋公学、震旦学院与复旦公学师从吴稚晖、蔡元培与马相伯。1907年9月,复旦肄业生胡敦复考取江宁学务公所赴美名额,在康奈尔大学专攻数学,两年后获学士学位。这批公派留美生共15名,男生11名,女生4名。胡敦复胞妹胡彬夏与14岁的宋庆龄亦在其列,由两江总督端方在江南学府层层选拔,并由遴委候选道温秉忠护送赴美。温秉忠为第二批“留美幼童”,留美期间结识宋耀如。此番,他顺便携另一位外甥女赴美就学――10岁的宋美龄。

  胡敦复是官派留美浪潮的受益者,亦为庚子赔款留学计划的推动者。清廷于1909年5月为庚款生设置游美学务处肄业馆,筹建之际,游美学务处总办周自齐特招留美生胡敦复回国,委以游美学务处肄业馆教务提调之重任。1911年,由迁入清华园的游美学务处改称的帝国清华学堂首度开学,年仅25岁的胡敦复出任教务长。1909年8月至1911年6月,胡敦复负责遴选庚款生直接赴美留学,仅三批共180人,包括梅贻琦、竺可桢、胡适、赵元任、姜立夫等,还有胡明复与胡刚复,前者是中国首位数学博士,后者为我国X射线第一人。兄弟俩在就读南洋公学附小期间,深受公学总理(校长)张元济赏识,被张元济赞为“奇童”。

  兄弟博士 留美翘楚

  在胡敦复亲自护送下,1910年8月,胡明复与胡适、赵元任、竺可桢等第二批庚款生赴美国康奈尔大学深造。1913年,胡明复与同桌赵元任、胡适一并跻身美国高校卓越学生组织,次年,他又与赵元任、黄伯芹、金邦正共同被接纳为美国科学研究团体名誉会员。胡适日记1914年载:“此二种荣誉,虽在美国学生亦不易同时得之,二君成绩之优,承足为吾国学生界光宠也。”

  胡明复于1917年获得哈佛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刊于《美国数学会会刊》1918年10月号,这是中国学者在国外发表的首篇现代数学论文。数学史视之为“中国现代数学真正开始的标志”,陈省身赞誉他为“对于发展中国数学不能有更大的贡献”,任鸿隽称其为“天才绝学”,胡明复却甘愿为“民智民德发育”做一名“开路的小工”。

  胡刚复虽比胡明复年幼一岁,但早先一年赴美,首批庚款留美学生中属他年龄最小。1918年,胡刚复在哈佛获取博士学位,博士论文分为三篇刊于《物理评论》,声威学界,却毅然谢绝导师一再留校请求,回乡报效祖国。1920年6月出版的《哈佛大学1913级级友会秘书第三次报告书》刊载胡刚复书信一封:“我终于决定告别美好的留美八年而回国执教。国贫民穷,物资短缺,致使教育事业难以为继……我今后的人生将与艰苦抗争。”爱国之心昭然。驱使胡刚复回国从教的是胡敦复的大同梦。

  共铸大同 立人达人

  因抵抗清华学堂的殖民教育,身为教务长的胡敦复率11位中国教员忿然辞职,于1912年3月19日在沪创办一所中国人自己的大学――大同学院。办学之路可谓筚路蓝缕。建校资金,胡敦复的“裸捐”占总额1/4。为填补入不敷出的学校财政,胡明复在供职大同的10年期间累计垫费总额高达2万余元,此款足以在北京购买50座四合院。胡氏三杰劬劳奔走于各校兼课以筹校款,“毁家兴学,劳怨不辞”。

  自主办学,重在自编教材。胡氏三杰针对“所重专在外国语文,而科学、国文退居附庸之列”之弊端,专设大同学院丛书丛刊编辑部,率全校名师编撰校本教材。此举旨在“务使初学科学之人,可尽脱外国文之束缚,而多得参考之材”。大同读本屡屡经教育部审定而成为全国通用教科书。虽存世40年,所铸人才仅院士便多达39位,享有“北南开,南大同”之誉。

  胡氏三杰亦丰功懿德。1941年,重庆国民政府教育部遴选首批部聘教授,共30位,胡敦复榜上有名,且被章士钊誉为“中国第一流教育家”。惊闻胡明复英年早逝,国民政府特颁《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令》,勒碑礼堂,永留纪念。胡刚复堪当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之一。投其门下者,早期有吴有训、恽子强、严济慈、吴学周、赵忠尧、柳大纲、施汝为、顾静徽、钱临照等,钱学森、吴健雄、卢嘉锡、程开甲、胡济民、李政道、李文铸等亦受其教诲。1988年,中国物理学会特设胡刚复物理学奖,以表彰杰出实验物理学家。

  百年中国科学社,百年大同大学。科学启蒙,教育启智。胡氏三杰开辟的实为一条通向大同世界之崭新路径:科学强国梦与教育救国梦互为辉映下的自主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