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胡氏名人 > 现代名人
胡氏名人

跟“中共中央第一支笔”学写文章!醍醐灌顶!

作者:公务员高参 日期:2019-08-19 17:54:08

  胡乔木是党内的文章大家,被毛泽东誉为“靠乔木,有饭吃”;邓小平则赞誉他是“中共中央第一支笔”。

  本文收集整理了胡乔木谈怎样写文章的一些论述,供大家提高写作水平借鉴参考。

微信图片_20190819175550.jpg

  胡乔木(1912年6月1日——1992年9月28日),本名胡鼎新,“乔木”是笔名。江苏盐城人,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肄业,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共中央党史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院长。

  01

  “要把文章写得好,写得生动,

  只有下苦功夫,这里是没有近路可走的”

  胡乔木曾说:“要把文章写得好,写得生动,只有下苦功夫,这里是没有近路可走的。”他的工作常态,正如其诗《有所思》中“帐里檄传云外信,心头光映案前灯”所描述的一样,是伏案工作、灯火长明。

  当然,他也十分重视学习的方法、写作的方法。他曾经在一篇社论里写道:

  什么是正确的学习方法?那就是从做中学、学着做,那就是懂得实际生活、参加实际生活、并改造实际生活。那就不是把工作与学习分成两橛,而是把两者联成一体;不是把学校与社会隔离,而是使两者互相沟通;不是把革命理论当教条去背诵,而是当做行动的指针去活用。那就不是幻想一个特别便于进行学习的环境,或是一个特别便于自己施展本领的天下,而是随时随地孜孜不倦地去研究问题,脚踏实地地去改进工作。从实际事物的观察去学习,从实际活动的参加去学习,这就是收效最大的学习方法。

  02

  “如何使文章按中央的要求能够让人看下去”

  胡乔木一生撰写、整理、修改的文件、讲话、社论不计其数。他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使文章按中央的要求能够让人看下去”。

  关于文件、报告要起到怎样的效果、满足怎样的要求,他说:

  一要引人看,要有好的介绍方法,要有吸引人的力量。毛主席常讲,文章的题目和头几句话很重要,首先头几句就给人家的印象不好,人家就不愿意看。不仅开头引人看,还要人家能够一口气看到底。

  二要使人看得懂,人家看不懂或不完全懂,就看不下去,看下去了也难得动员他。似懂非懂,目的就达不到。

  三要能说服人、打动人。如果看完了、看懂了,说服不了人,还是达不到目的。

  胡乔木认为文风与写作水平及效果密切相关。他曾说:

  新的文风,应当打破一切固定的格式。别人的好文章,必须读,必须研究它的结构,但任何好的结构都不能硬拿来自己用。自己的结构,应看每次是说什么话,对谁说话而有所不同。最好的裁缝师,不是用衣的样式硬套在人的身上,而是根据人的身材,决定衣的样式。写文章也一样。不公式化,就可少点“八股”气。这是使文章写得新鲜活泼的一个重要条件。

微信图片_20190819175557.jpg

  03

  “写得愈长看的人就愈少”

  上世纪40年代初,胡乔木在延安《解放日报》发表题为《短些,再短些!》的文章,倡导写短新闻、短通讯。他说:

  话说得短,说得简要对我们沾了“长风”的不是易事。一九四二年二月八日延安反对党八股的大会原先就叫压缩大会,四年半了,压缩尚未成功。那次引的鲁迅的话,“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依然是我们的警钟。

  04

  “文字要有波澜起伏,不要像一潭死水”

  胡乔木很注重文章的生动性。他在指导写中国共产党历史时曾说:

  文字要有波澜起伏,不要像一潭死水。如果老是从头到尾平铺直叙地写下去,就很难吸引人读。一段或几段开头,要有很精彩的话把事情提纲挈领地提出来。

  他在指导编辑记者写评论时也多次提出文章要生动。他曾以地平线作比喻:

  每篇文章都有它的结构,也就是形式,形式注意不要平淡。发展农业生产,平原最好,因为平原上庄稼容易生长,容易机械化。但是文章就不要平原,画家也怕画平原。画地平线就不好处理,画得太靠上吧,天就显得太小,不像样子;画得靠下些吧,天太大了,空荡荡的,只能画人、鸟,很单调。地平线上,无非画些庄稼、农舍、牛吃草,很难有多少变化。文章最大的弱点就是平铺直叙。这样的文章不生动,没有吸引力。文章虽然是逻辑思维的表现,也应该生动。

  要生动,就得有变化。怎样变化呢?无非是说了正面,又去说反面;说了这一面,又去说那一面;用了肯定的语气,又用怀疑的语气。一篇文章,如果从头到尾都是句号,连一个问号和感叹号也没有,大概不会很好,说书的人喜欢卖关子,弄个悬念: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就是为了让听的人发生兴趣。

微信图片_20190819175600.jpg

  05

  “用‘画龙’比做写文章,用‘点睛’比做制标题,是非常恰当的”

  胡乔木一贯重视标题的制作,并常常为此花费大量时间反复推敲。他曾打过一个形象的比方:

  文章标题是很有讲究的……如果用“画龙”比做写文章,用“点睛”比做制标题,是非常恰当的。龙身画得好,龙眼点得好,这条龙就活了起来。否则,龙身画得再好,而龙眼点得没有神,就是一条死龙。有人说画龙容易点睛难,我说画龙——写文章也不容易,做标题更难。有时候想一个好的标题,等于写一篇文章所用精力的三分之一……一定要在制作标题上下苦功夫,既要学画龙,更要学点睛。

  06

  “我的文章都是改出来的”

  胡乔木常说:“我的文章都是改出来的。”

  据在他身边工作过的同志回忆,胡乔木写文章可以说很少有真正的定稿,反复修改是他写文章的一大特点。他的文章不管转载多少次,每次都有新改动。由他主持起草中央重要文稿反复几十遍甚至上百遍,一点也不奇怪。为了改动其中一个词,在散步途中折回,对他来说是常有的事。有时在不到一个小时里,他会连续返回几次。他常常为某一个词或某一句话究竟怎样写才合适弄得夜不能眠,而且往往在排印过程中还打电话修改某些句子和提法,一而再再而三地让印厂改动,直到正式付印为止。

  从选题到立论,从标题到全篇,从理论到政策,从观点到材料,从布局谋篇到层次结构,从引语数字到标点符号,经过他的细心掂量和推敲,举凡有什么毛病、偏差和欠缺,都难逃过他的眼睛。他对文稿的每一个概念、判断和推理,每一个表述和提法,都力求准确、恰当、贴切、得体,合乎实际,合乎逻辑,合乎分寸,合乎政策意图。(本文源自公务员高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