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江荣 日期:2022-01-01 14:51:48
天山,一个古老而神奇的名字,人们只知道它在新疆,遥不可及。然而,很少有人知晓,在婺之望县的浙江东阳,也有一个被人们称为天山的地方。
的确,它是一座山,海拔不到六百米。它又是一个村,居住着一百七十二户人家。这个村,座落在天山巅上,以山为名。元末,夏厉村厉氏唐都督容州刺史文才公的后裔迁居这里,生活繁衍。古时候,这里被称为“腆峰”。大概是因为此地群山环抱,藏而不露,又峻秀佼俏,富有古典美女那种“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腼腆味道。又因村居山巅,谓之“腆峰”。清朝末年,不知哪位文人墨客,见此地山势蜿蜒,跌宕起伏,树木葱郁,水绕山环,云雾缭绕,富有诗情画意,改其名为“天山”。
六年前的初夏,我应胡唤群先生的邀请,寻访天山。那时,蜿蜒曲折的山中古道,已被水泥马路取代,汽车已能直达山巅。那天清晨,我驾着车沿着崎岖的山路绕上天山。在那高高的山巅上,一副完整的远古容貌展现在我的眼前。
这是一个古老的村落,青砖、黛瓦、断墙、残壁,不失远古风尚。十来米宽的道路穿越村中,因山势的高低落差,将其分成上下两半,人在街中行,使人感到好像在天上街市一般。路边的千年古榧树,伸展着苍劲的臂膀。村后的古松岗上,高高耸立着十八棵百年古松。其枝如铁,其干如铜,横逸斜出,舒展坦荡。旺盛的生命力显现了它倔强刚毅的性格。
在村的东北角有一个山谷叫“古枫谷”,生长着无数棵众人合抱的巨大古枫,葱郁苍翠,高入云端。参天之间,庇荫之下,草棚亭阁,立于其中。亭边潺潺的流水如琵琶绝唱,弦外有声。再往下走,有一口当年刘伯温巡游天山时开挖的古井,泉水清澈见底。更令人称奇的是,数年前厉世歧老翁在山中发现了一株野生“古稀黑桃”,加以培植。由于黑桃香甜可口,味美无比,被称为“仙桃”。如今,“仙桃”已赐福于民,成为天山特有的上等果品。
据天山人说,这里有“十八古”。古村、古松、古枫、古井、古祠、古庙,还有茶马古道等等。这些古迹得以保存,有其交通闭塞、信息迟缓等原因,更有天山人承祖家业、呵护家园的传统美德所为。因此,发达的现代文明几乎很少冲击这里的古姿古貌。如今,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足以让天山人引以为自豪。
到了中午时分,天色骤变,忽觉山风呼啸,峭壁振岩,逸响动谷。群山即刻朦胧,雨水悄然而下。于是,我们先到村里的“农家乐”餐馆填填肚子,品尝一下山村的美味佳肴,等待雨过天晴这一欢呼的时刻。老天真的作美,大概一个小时后,天眼发亮,雨止了。我走出农家小院,俯视远望。只见山谷云蒸雾霁,滚滚而来,一下子遮盖了广袤的苍穹。群山只显露出巍峨的山巅。天山似海市蜃楼,在云雾中缥缈。天上人间,神话般的传说,我在天山得到了体验。我似乎有一种心惮远役、亦真亦幻的感觉。此时此刻,我终于领悟了“天山”这个具有传奇色彩名字的真实内涵——“云起东门一天山”。
据老人们说,这里虽然海拔不到六百米,但大旱的天灾,从来不会降临天山。这里的空气有足够的湿度和水分,涵养着群山的翠绿,滋润着天山人的心田。原来,天山以东蕴藏着一个巨大的水源—横锦水库。水库弯弯曲曲,延伸到天山脚下,天山人称之为“横锦曲水”。每当东风吹拂,水库蒸发的水汽,会随风吹向山谷,在天山腾升飞舞。所以,这里雨量特别充沛。每当天空气压升高,这些化为雾气的水分,被控制在群山空谷中的一定高度,并作短暂的滞留,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云底山高的自然景观。这种山与水、风与云的自然造化,常常使人的耳目为之狂喜,身心为之激越。
我站在天山,俯首凝望,那山野绿色与古村、古树给了我以中国经典山水画一般“刚与柔、静与动、高与低、远与近、疏与密”的强力对比,在我的眼中显现了无限的美感。我在喧嚣中来到天山,感到无比的怡情与清心,我被这远古的文明所震撼。立刻有一种“阅天地而自遣,登东皋而呼啸”的感觉。如今的天山,已是远古的守望者。它以沉默的方式诠释着风化的历史,它以蓄敛的风貌讲述着古代的文明,它以隐忍的思维张扬着自己的个性,它以宁静的姿态抒写了淡泊的永恒。
从那以后,天山的古韵,天山的风云,天山的美景,带给了我无数的灵气。天山的诱惑,催我无数次地登上天山。每一次的登临,给了我身心无比的激荡和愉悦。远离市声,赏其美景,听其涛声,养其性情,把酒临风,顿觉浮名尽去,宠辱皆忘。难怪厉氏家谱中记载着天山祖先厉国训公“寻乐于山水之间,倚杖于长松之下,临风旷览,弃一切尘俗事,殊觉天之高,地之厚,日月之升恒,寒暑之往来,草木之枯荣,禽鸟之飞止,皆以供其性情之浩荡”的情景。不是吗?当年陶渊明先生息交绝友,修心养性,他在《归去来兮》中也曾写下了“云无心出岫,鸟倦飞而知还”的千古绝唱。苏东坡登上庐山,发出了那种“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叹。古人如此,我何尝不是如此呢?(摄影:吕海宝)
作者简介:胡江荣,浙江东阳人。西方经济学研究生、中国贸易学硕士,系浙江省诗词楹联学会会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海纳书画研究院院长、浙报光荣浙商智库文史专家。
下一篇:胡铁华:元旦咏志(诗词)